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率队走进伊莱特
2024年3月26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研讨会暨“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项目推进会在济南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以及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山东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武汉大学、东北大学、淮南矿业集团8家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走进伊莱特。伊莱特股份董事长牛余刚、先进材料产业研究院院长任秀凤热情接待,并陪同参观。
袁亮院士一行先后参观了伊莱特核能重装事业部、核电深海产业园。参观过程中,大家对伊莱特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先进的生产设备、整洁的园区环境频频驻足称赞,并对伊莱特的绿色循环全产业链模式表示了高度认可。

牛余刚介绍到,凭借强大的装备能力和多年来心无旁骛的耕耘,伊莱特已经为业内提供了丰富的解决方案,突破了很多极限制造的难题。不仅生产了直径15.673米的“世界第一环”,还下线了3500KJ打桩锤替打环、210吨回转窑轮带、单重195吨大厚壁加氢反应器筒体等一系列“高精尖”产品。

“世界第一环”在伊莱特成功下线
袁亮院士表示,伊莱特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创新能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期待未来双方能在相关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并肩,为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近年来,伊莱特股份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李依依院士工作站,并陆续与中国原子能院、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机构达成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研发成果。
产学研代表性成果
高温气冷堆筒体科研件
通过此次交流,双方有了更深入了解。伊莱特将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与更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一道,共同探索更多发展机遇,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我国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