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用超大型环件技术鉴定会在伊莱特成功召开
2025年4月1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高端装备用超大型环件先进成形与组织调控”技术鉴定会在伊莱特召开。
来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山东大学、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国机铸锻机械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山大华天软件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会,伊莱特董事长牛余刚率项目课题组成员热情接待。
本次鉴定的技术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和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双方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鉴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会议,陈院士表示:该成果创造性地解决了超大型环件制造中的尺寸稳定性难题,对于超大型环件国产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陈学东院士以视频形式参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处长马敬坤表示:期待该技术成果能进一步推动行业技术革新,为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注入新动能。
牛余刚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说到:我们诚挚希望各位专家立足行业前沿,以专业视角为项目的产业化应用提出指导建议。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共同促进我国重大装备基础部件领域的技术升级与产业突破。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明月为大家作技术成果汇报,系统阐述了多向加载成形工艺及智能调控系统的情况。
在质询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向课题组就工艺研究、产品检测、性能提升带来的效益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提问与研讨。最终,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意见:该项目以“材料-工艺-装备”协同创新为主线,实现尺寸精度、材料利用率、服役性能寿命等关键指标的跨越式突破,有力支撑我国多个重大装备高质量建造。
超大型环件是能源电力、工程机械、海洋工程等领域高端装备的核心部件,其制造难度大、产品附加值高。随着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大型化、高精度、高性能环件的需求日益增加。超大尺寸环件作为高端装备中的核心零部件,其制造能力、冶金质量、生产成本是评价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中车株洲20MW海上风电法兰
3500千焦级打桩锤用替打环
四代核电支承环
盾构机刀盘法兰
本次活动,与会专家还对伊莱特核能重装事业部及核电深海产业园进行了实地参观,重点考察了与超大型环件相关的生产设备、核心工艺及创新成果。
此次技术鉴定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高端装备核心部件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超大环件极限制造领域空白。未来,伊莱特将加速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持续深耕超大型环件智能制造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推动高端装备国产化进程,为我国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伊莱特方案。